2021年商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-365bet世界杯欢迎您_365bet娱乐登录_365batapp人民政府 365bet世界杯欢迎您_365bet娱乐登录_365batapp

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-> 政府数据 -> 数据发布 -> 正文
        2021年商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
        索 引 号 szfb/2022-00746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
        公开目录 数据发布 发布日期 2022-06-14 14:38
        名  称 2021年商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

        2021年,商州区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,围绕“十四五”开好局起好步,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扎实做好“六稳”工作,全面落实“六保”任务,加强创新驱动引领,聚焦高质量全面转型,集中力量突破短板弱项,奋力追赶超越。经济持续有力恢复,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区间,经济发展呈现稳健恢复、稳中向好态势。

        一、综 合

        综合实力 全区经济保持稳步增长,需求拉动均衡有力,转型升级有序进行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。初步核算,2021年实现生产总值151.573亿元,同比增长9.2%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增加值18.843亿元,比上年增长5.7%,两年平均增长4.29%,拉动经济增长0.77个百分点;第二产业增加值40.392亿元,比上年增长11.5%,两年平均下降8.19%,拉动经济增长2.86个百分点;第三产业增加值92.338亿元,比上年增长9.0%,两年平均增长4.04%,拉动经济增长5.57个百分点;三次产业占比为12.4:26.7:60.9。按常住人口计算,人均生产总值32161元(2020年人均27947元;2019年人均29006元)。

        111.png

        222.png

        非公经济 2021年全区非公经济增加值完成86.49亿元,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.40%,比上年同期(52.15%)提高4.25个百分点。

        二、农 业

        农村经济 全区新增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,家庭农场58个,创建省级龙头企业2个、市级1个,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,完成5个优特新农产品认证。202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35.0亿元,同比增长6.2%;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.24亿元,同比增长5.9%。

      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增加值


      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

        (万元)

        同比增长

        (%、可比价)

       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(万元)

        同比增长

        (%、可比价)

        农林牧渔业

        农业

        林业

        牧业

        渔业

        服务业

        350030

        225853

        28210

        69783

        1442

        24742

        6.2

        6.7

        6.8

        3.8

        2.0

        9.0

        202377

        149623

        365bet世界杯欢迎您_365bet娱乐登录_365batapp

        15347

        22653

        810

        13944

        5.9

        5.9

        6.6

        4.1

        1.9

        8.5

        农业生产 年末耕地总资源43.3万亩,其中:常用耕地32.3万亩。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537424亩,其中: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03000亩。据抽样调查,粮食总产量98814吨,同比下降0.9%。夏粮35217吨,同比增长1.3%;秋粮63597吨,同比下降2.0%。烤烟种植面积0.31万亩,实现产值1833万元。中药材产量达到37761吨。设施大棚达到6117个,总面积5122亩。

        主要农产品及产量


        2021年

        2020年

        同比增长(%)

        粮食产量

        #夏粮

        油料产量

        烤烟产量

        蔬菜产量

        水果总产量

        98814吨

        35217吨

        486吨

        705吨

        97978吨

        6292吨

        99666吨

        34771吨

        454吨

        774吨

        101022吨

        6756吨

        -0.9

        1.3

        7.0

        -8.9

        -3.0

        -6.9

        林业生产 全年完成各类造林面积4800公顷,森林面积180986.9公顷,森林覆盖率达到68.5%。核桃、板栗产量分别为12800吨、3200吨,松子产量2吨。

        林业生产情况

        产品名称

        2021年

        2020年

        同比增长(%)

        木材采伐(立方米)

        3600

        5600

        -35.7

        核桃(吨)

        12800

        12000

        6.7

        板栗(吨)

        3200

        2515

        27.2

        花椒(吨)

        7

        44

        -84.1

        牧业生产 2021年,群众的养殖积极性基本稳定,牧业生产缓中趋稳。全年畜牧业产值完成69783万元,同比增长3.8%(可比价)。

        畜牧业生产情况


        2021年

        2020年

        同比增长(%)

        肉类总产量

        #猪肉

        奶类总产量

        #牛奶

        禽蛋产量

        大牲畜年末存栏

        羊年末存栏

        猪年末存栏

        家禽年末存栏

        9741.4吨

        6690吨

        1547吨

        1091吨

        10460吨

        4613头

        16050只

        60310头

        108.12万只

        8879吨

        5818吨

        1741吨

        1276吨

        10646吨

        4814头

        16012只

        60020头

        110.56万只

        9.7

        15.0

        -16.0

        -14.5

        -1.7

        -4.2

        0.2

        0.5

        -2.2

        农业生产水平 全区农用机械总动力104911千瓦;年末有效灌溉面积1644.1公顷;化肥施用实物量19323吨,每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898公斤;粮食单位面积产量3678公斤/公顷;油料单位面积产量2175公斤/公顷。

        三、工业和建筑业

        工业生产 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家。当年新纳企业6家,其中2020年报纳入2家,月度纳规4家。完成工业总产值166.78亿元,同比增长23.5%。工业产品销售率97.6%,比上年同期提高0.4个百分点。实现工业增加值30.288亿元,同比增长15.1%。其中: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.7%,规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.4%。

        主要工业产品及产量

        产品名称

        单位

        2021年

        上年同期

        增速(%)

        商品混凝土

        立方米

        824383

        627286

        40.0

        太阳能电池

        千瓦

        553870

        1793068

        -69.1

        中成药

        769

        736

        4.5

        硫酸(折100%)

        328860

        296753

        10.8

        200419

        209935

        -4.5

        水泥

        72605

        47367.53

        53.3

        支柱产业 四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9.27亿元(快报数据)。其中:有色金属冶金和压延加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9.62亿元;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9.63亿元;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0.95亿元;医药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.07亿元。

        333.png

        建筑企业 辖区资质以上建筑企业46家,其中当年新纳6家。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7.85亿元,同比增长3.9%。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0.104亿元,同比增长1.9%。

        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共签订合同额33.69亿元,同比增长3.9%,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5.33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41.2%;房屋竣工面积30.51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27.7%。

        四、固定资产投资

        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240个,同比增长3.1%。其中当年新纳146个,其中:亿元以上项目99个,同比增长1%,当年新纳亿元项目51个。其中5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法人单位159个,其中当年新纳89个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51.8亿元,同比增长3.0%。其中:民间投资额同比增长19.0%,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完成20.34亿元,同比增长31.8%。当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71.24亿元,同比下降18.5%。农村农户投资暂未反馈。

        444.png

        从三次产业投资看,全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中,第一产业、第二产业、第三产业分别完成4.99亿元、30.2433.25亿元、109.79亿元,第二产业受疫情影响较大,下降9.1%,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投资恢复较快,同比分别增长14.7和6.2%。

        房地产业 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增长,商品房销售额增幅较快。全区房地产企业18家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额203352万元,同比增长21.8%,占城镇投资额的13.4%,商品房施工面积112.5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19.68%;商品房销售面积18.09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125.4%;商品房销售额114304万元,同比增长169.7%。

        五、交通运输和旅游业

        交通运输 境内铁路里程72.5公里,铁路站数2个;公路里程2438.68公里(省道:29.174km;县道:186.028km;乡道:491.284km;村道:1669.253km),等级公路里程774.18公里。其中高等级公路(高速路)146.06公里。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48.27万吨,完成公路货运周转量4307.4万吨/公里;全年公路客运量130.13万人,公路客运周转量5130.19万人/公里。

        年末实有公共汽车1007辆。客运车124辆;货运车372辆;城市营运车辆511辆,其中市内公交车92辆、出租汽车319辆、双士出行100辆。(区交通局提供)

        旅游事业 2021年乡村旅游业持续发展,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升。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626.65万人次,同比增长39.1%;旅游总收入38.41亿元,同比增长56.8%。

        六、批零住餐、市场价格

        批零住餐 2021年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56家,其中当年新纳17家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.43亿元,同比增长10.4%。其中批发零售企业39家(其中:当年新纳企业9家);住宿餐饮企业17家(其中:当年新纳8家)。辖区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.32亿元,同比增长1.7%。

        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逐步提升,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降幅收窄。随着新冠疫情的有效防控,消费市场逐步回暖。2021年批发业、零售业销售额分别为788504万元、252158万元,同比增长11.3%和14.4%;住宿业、餐饮业营业额分别为11050万元、81888万元,同比增长14.6%和18.7%。

        555.png

        物价水平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2.1%,其中:食品价格101.3%,衣着价格100.7%,居住价格102.4%。各类价格指数详见下表:

        2021年各类价格指数

        指标 名 称

        指数(%)

        一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%)

        102.1

        1、食品

        101.3

        2、衣着

        100.7

        3、居住

        102.4

        4、生活用品及服务

        99.6

        5、交通和通讯

        103.3

        6、教育文化和娱乐

        101.9

        7、医疗保健

        104.6

        8、其他用品和服务

        100.7

        二、商品零售价格指数

        102.1

        七、财政、金融业

        财政收支 财政总收入9.46亿元,同比增长45.5%,其中:地方财政收入41985万元,同比增长25.1%;税收收入31185万元,同比增长35.9%。地方财政支出330088万元,同比下降1.1%。其中: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2211万元,同比下降16.0%;教育事业费支出74193万元,同比增长0.3%;科学技术支出261万元,同比下降64.7%;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6180万元,同比增长5.1%;医疗卫生支出21964万元,同比下降25.9%;节能环保支出9128万元,同比增长39.1%。城乡社区事务支出8619万元,同比下降30.8%;文化体育传媒支出5722万元,同比下降20.9%;农林水事务支出57565万元,同比下降4.8%。

        666.png

        金融信贷 年末辖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009544万元,同比增长10.7%。其中: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107474万元,同比增长11.5%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904416万元,同比增长9.8%。其中:其中:短期贷款498064万元,同比增长9.7%;中长期贷款2259132万元,同比增长8.7%;票据融资146619万元,同比增长32.5%。

        八、教育、科技

        教育事业普通大学2所,在校学生数22402人,教职工人数1451人,其中专任教师1055人。商洛学院在校学生数12091人,教职工人数803人,其中专任教师686人;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数10311人,教职工人数648人,其中专任教师369人。

        各类学校在校学生82793 人(含幼儿园学生17938人)。其中高中在校学生8634人,同比下降2%;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4806人,同比增长46%(女生2587人,增长34.6%);普通初中在校学生14632人,同比增长3.3%(女生6884 人,同比增长2.1%);小学在校学生36631人,同比增长0.8%;在园幼儿17938人,同比减少816人;市特教在学学生152人,比去年减少14人。中等职业专任教师90人,同比减少9人,下降9%。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796人,其中:初中978人,九年制678人,十二年制369人,高级中学613人,完中158人。小学段专任教师2567人,其中:中级教育2170人,九年制小学段278人,十二年制小学制119人。幼儿教师1307人,同比增长1.7%。

        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普及率继续提高。全区小学校79所(不含教学点)。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为100%,其中女童入学率100%。小学毕业升学率100%;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100%。初中毕业生人数4645人,同比增加320人;初中毕业升学率100%。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100%。幼儿园126所,同比增长1所。其中普惠幼儿园101所,同比增加9所;占幼儿园总数的80.2%,同比增长6.6个百分点。

        科学技术全区企事业单位累计申报区级科技项目54项,立项支持39项(项目总投资45331万元,其中:政府财政支持260万元);推荐上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38项,其中6个项目获市科技项目立项支持65万元,7 个项目获省科技项目立项支持256 万元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,目前全区累计有高新技术企业11家(不含商丹园区)。

        技术成果全年实施转化科技成果5项,区内技术市场交易额达到2504万元,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2家(源于区科教体局)。

        九、医疗卫生

        卫生条件日益完善。全区各类医院18家,综合医院10家、中医医院1家,专科医院7家,社区服务中心(站)4家,中心及镇卫生院14家(中心卫生院10家),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4540张,每万人拥有床位96.67张,全区卫生技术人员5248人,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(助理)医师1694人(执业医师1381人)。注册护士2427人;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111.75人(常住人口口径),产妇住院分娩率100%。

        十、环境保护

        环境质量 全年空气质量良好天数335天(其中:优165天,良170天),优良率91.8%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.97%,可吸入颗粒物(PM10)年平均浓度43微克/立方米,细颗粒物(PM2.5)年平均浓度24微克/立方米,全年工业化学需氧量33.779吨,二氧化硫排放量884.403吨;烟(粉尘)排放量1040.352吨;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79.33万吨;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64.63万吨;工业固体废物处理量14.7万吨。

        全年生活垃圾清运量7.2349万立方米,生活垃圾处理量7.2349万立方米;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%。道路清扫面积170万平方米,环卫机械总量97辆。辖区污水池处理厂1个,生活污水处理量1873.45万立方米。

        节能减排2021年能耗消费总量(上年度)95.21万吨标准煤;单位GDP能耗降低率(上年度)0.8%。

        十一、人口及社会保障

        人口状况 公安户籍总户数198697户,同比增长0.4%。比上年同期(197820户)净增877户。户籍总人口556904人(其中:男294060人,占总人口52.8%;女262844人,占总人口47.2%),比2020年(558196人)减少1292人,同比下降0.2%。总人口中农业人口348867人,占总人口62.6%,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;城镇人口208037人,占总人口37.4%。

        全年出生人口4373人,出生率10.44‰,比上年同期下降0.14个千分点。死亡3550人,死亡率6.06‰,比上年同期下降3.52个千分点。人口自然增长率4.38‰,比上年增加3.39个千分点,增加2444人。

        常住人口 据七人普数据显示,辖区常住人口469600人,比上年同期减少3378人。其中城镇人口233391人。城镇化率49.7%,比上年同期提高1.4个百分点。

        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02元,比上年同期净增2166元,同比增长7.8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70元,比上年同期净增1272元,同比增长11.0%;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86元,比上年同期净增1717元,同比增长9.6%。

        777.png

        用电情况 全社会用电量191380.2万千瓦时,同比增长3.85%;其中:工业生产用电量125933.4万千瓦时,同比增长5.31%。(市供电局提供)

        社会保障 全区拥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个,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、特困人员、困难群众救助水平不断提高,充分发挥了民政部门的兜底保障作用,编密织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网,基本实现了“应保尽保、应养尽养、应救尽救”。2021年全区保障农村低保对象17883户38131人、城市低保对象888户1523人、农村特困人员2685户2685人、城市特困供养对象78户78人、临时救助困难对象6504户19075人次。

        注:

        1.本公报部分指标为初步统计数。

        2.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,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。

        3.公报中GDP和产业增加值均系快报评估数据。 [1]生产总值、各产业增加值和人均生产总值绝对数为当年价,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;[2]公报中生产总值、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及增速系上级部门下算一级核算评估反馈数。

        4.各行业产值为现价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及其比重系上级评估数据。

        5.公安户籍数、人口数、出生率、死亡率、自增率均系公安人口年报数。

        6.综合、核算、农业、工业、建筑业、固定资产、批零住餐业、重点服务业等数据系局内相关专业(快报数据)整理提供;社会部分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并进行整理而来。

        7.本公报中总用电量数据,系市供电局协助提供。

        8.社会部分个别指标与上年同期相差较大(如教育等),源于部门在报当年数据时将上年个别指标数据进行了核实(调整),以本公报为准。

        扫描打开手机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