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 > 政民互动  > 建言献策

        贯彻落实“三项机制”全面提升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活力心力

        发布日期:2016/08/31     来源:办公室    浏览量:4954

         

         “三项机制”简言之,就是能者上、“错者”容、庸者下,传递的信号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和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、营造争先创优的好氛围、凝聚追赶超越的精气神。省委“三项机制”推行以来,已在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干部中引发震动。即日起,本报特推出“落实‘三项机制’ 推动追赶超越”栏目,将广大干部对“三项机制”的所思所想摘录刊登,推动 “三项机制”在交通运输系统落地生根,激发全面完成“十三五”各项目标任务的更大活力和动力。

         6月13日,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印发的《陕西省党政干部鼓励激励办法(试行)》《陕西省党政领导干部容错纠错办法(试行)》《陕西省推进省管党政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办法(试行)》是一个衔接紧密、有机统一的制度体系。鼓励激励机制是让想干事的干部有面子、有激情、有奔头,重点解决的是干部干事创业动力不强的问题,树立的是让能干事、会干事、干成事的干部精神上受鼓舞、物质上得奖励、政治上有进步的鲜明导向。容错纠错机制是让勇于担当、敢于创新的干部放下包袱、抛弃顾虑,甩开膀子、大胆作为,重点解决的是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不足的问题,树立的是为创新者容、为担当者容、为实干者容的鲜明导向。能上能下机制是让平庸者出列,让优秀者进位,实现陈力就列,重点解决的是干部干事创业心力不够的问题,树立的是让平庸者下,让实干者上的鲜明导向。

         全面落实省委“三项机制”,是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的内生动力,是追赶超越、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,更是实现陕西交通运输“十三五”发展宏伟蓝图的强力抓手。学习好、宣传好、落实好省委“三项机制”,应着重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:

        一、突出长效鼓励激励,形成干部队伍建设新常态

         一要深化激励,凝聚力量。干部队伍精神状态好坏与能力素质高低,直接影响事业兴衰。一是以深化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为契机,大力弘扬“创先争优”的时代精神,始终坚持科学的选人用人导向,不断提振干部队伍精气神。二是灵活干部培养方式,继续举办好管理讲堂、道德讲堂,深化干部理想信念、道德品行和宗旨意识教育。完善上挂下派、外挂内培等模式,搭建多岗实践舞台,促进干部能力素质提升。三是积极探索干部培养性交流、任期性交流、结构性交流和考验性交流,打破单位内束缚,畅通系统(行业)多向交流通道,跨单位、跨部门盘活交通运输干部资源,着力破除厅直单位干部“天花板效应”和厅机关干部“冷板凳现象”。

         二要强化激励,严管实考。坚持从严管党治吏,是鼓励激励干部为官须为的重要保证。一是建立健全干部考评机制,优化工作实绩和品德作风考核内容,定期进行综合研判,实现领导干部调度经常化与科学化,全面激发干部干事创业动力。二是用好考评结果,倡导正向激励。敢负责、干工作的干部往往会丢点票,要防止因得票导致考察失真、评价失准、用人失误。要正确分析和运用考评结果,充分发挥考评的导向作用,为敢于负责、敢抓敢管,触碰了极少数人既得利益,得票略低、考核结果失真的干部主持公道;为大公无私、敢试敢闯,因方法不当,有一定影响但没有酿成后果的干部查摆原因,帮其改进。

         三要固化激励,科学选任。牢固把准干部选任导向“风向标”,是选准用好适应陕西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新常态、推动陕西交通运输新发展的首要保证。一是严格选任标准,强化选任导向。全面深入把握“三严三实”要求,始终坚持以德为先、崇尚实干和重视基层的鲜明用人导向,营造干部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。二是优化选任程序,构建长效机制。研究制定符合陕西交通运输行业的干部鼓励激励实施细则,进一步规范选任程序。三是服务交通运输发展大局,凸显选任实效。加大选派年轻干部到一线历练成长,注重发挥年长干部的能力经验优势,结合各单位实情选用各年龄段干部,优化干部队伍梯次结构。

        二、健全容错纠错机制,形成干部队伍干事新常态

         一要加强激励关爱,让干部想干事。对干部激励关爱,重点是要把握事前、事中和事后三个环节。一是事前多激励,多撑腰打气、提升干劲。加强干部综合分析研判和日常考察,加大对敢作为、能担当的先进典型的选树和宣传力度。二是事中勤服务,答疑解惑、协调推进。要主动为干部服务,解答工作中遇到的法规、政策等疑问,明确党纪政纪要求,帮助消除“盲区”、清楚“禁区”;同时积极跟进,做好相关协调沟通工作,帮助疏通环节、扫清障碍,让干部能够轻装上阵、大胆开拓。三是事后常谈心,消除顾虑、重振信心。要主动与改革创新中受挫的干部谈心谈话,鼓励放下思想包袱,重新鼓起干事创业的勇气。 

          二要合理容错免责,让干部敢干事。对干部容错免责,核心是要划清因乱作为而犯错与因敢作为而失误的界限。一是目标原则要明确。要把解决干部因担心改革创新中出现失误而不敢担当、不愿作为的顾虑作为容错的出发点,客观公正看待、正确妥善处理干部在干事创业中出现的问题,为敢想、敢干的干部“兜底”。二是情形条件要合理。要结合干部队伍现状,合理设置容错免责的前提条件和具体情形,注重把谋私与为公区分开来,把大胆尝试与我行我素区分开来,把不可抗力因素与违规违纪违法区分开来,容该容之错,杜绝乱容错,真正保障实干者。三是认定程序要规范。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,以制度为准绳,通过规范容错免责的具体程序,健全完善操作流程,为勇于作为、敢于担当者穿上“护身服”。四是结果运用要强化。要规范结果运用方式,坚持问责与免责并行,惩治与保护齐下,不让被容错免责者在年度考核、干部考察、评先选优等方面受到不必要的负面牵涉,同时要坚决惩治借容错免责来纵容、包庇犯错,防止容错免责成为违纪违法的“挡箭牌”。

         三要及时纠错纠偏,让干部干成事。一是沟通交心要主动。对于“试错”干部,不能因怕其背心理包袱、照顾情绪而放弃纠错纠偏,要及时进行面对面谈心谈话,了解个人思想情况,化解心理顾虑,指出存在问题,明确改进方向,不能让其一错再错。二是纠错追责要分清。纠错纠偏不等于追责问责,要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,把向党的事业负责与向干部本人负责统一起来,既要保护好干部的干事热情,又要通过提醒反馈等方式,督促干部找准问题症结,分析错误原因,研究解决对策,避免放任错误扩大,造成更大损失。三是教育引导要及时。要强化干部法规法纪的学习教育,引导干部加强决策规律和政策业务的研究,多开展事前调研,多问计于基层和群众,搞好科学论证,规避再犯类似错误。四是澄清保护要跟进。对干部实行容错、纠错并免于追责问责后,要及时通过相关渠道给予公开、权威的组织认定,不能揪着“小辫子”不放,给干部造成“心理阴影”,从而实现既纠偏纠错干部的失误,又引导干部科学决策、严以用权。

        三、完善能上能下机制,形成干部优胜劣汰新常态

          一要严格选人用人,让能担当者上。一是明确选人标准。坚持德才兼备、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,对群众公认度高,能担当、敢担当、善担当的干部,要及时用起来。坚决防止带病提拔、带病上岗,让讲实话、办实事、求实效的干部受到重用。二是严格选任程序。严格遵守《干部任用条例》,严把动议关、提名关、考察关、讨论决定关,认真研究制定各级各类干部的任职标准、职责规范,针对不同职位对干部的不同要求,合理确定选拔方式,不搞简单的以分取人、以票取人、凭主观印象用人。三是坚持实绩导向。始终重实干、重实绩,对实绩突出、任职较长的干部,委重任、压担子,争取政策解决职级问题;及时提拔重用那些在重大关头、关键时刻豁得出来、顶得上去、勇于担当的干部,牢固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。

         二要严格考核评价,让不能担当者让。不能担当是能力不够、心力不足的表现,是庸者之人。一个团队庸人多了,就会影响工作效率,减缓发展进程。要用好考核评价手段,让干部队伍中的“南郭先生”没有位置。一是完善考核内容。将干部本职工作、主要任务等重点事项纳入考核内容,定期考核,增强考核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二是丰富考评方式。开展领导班子评、部门逐级评,在干部“年度考核”中,分管领导评部门负责人、部门负责人评工作人员、相关部门互评,适当增加群众代表评分权重,确保考评结果公正公平。三是落实奖惩兑现。对连续三年位居综合考核前列的干部,除优先推荐各级表彰外,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;对连续排名靠后的,进行诫勉谈话;对表现特别差的干部及时予以调整。

         三要严格管理监督,让不愿担当者下。不愿担当的干部,不仅不利于工作开展,还会影响政风、带坏行风,贻误事业。要充分运用干部管理监督手段,对干部队伍中为官不正、为官不为、为官乱为等各种歪风邪气顶真碰硬、即抓即管。一是健全监督平台。健全以电话、信函、信访、网络为主的“四位一体”干部监督信息网络平台,充分发挥好网络平台的监督作用,让党员干部队伍中的消极因素没有藏身之处。二是完善监督体系。健全8小时内外的干部监督体系,探索党内监督与社会监督、群众监督、舆论监督相结合的有效办法,形成上级、相关职能部门、本单位、基层群众、社会“立体式”监督体系,让不守规矩、作风漂浮、自身不净的干部“现原形”。三是加强结果运用。灵活运用谈心提醒、函询、诫勉等方式,对不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,不敢担当、不负责任,庸懒散拖、不能有效履行职责的干部,进行教育转化。对仍不胜任、不称职,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重大损失的干部,要坚决从领导岗位调整下来,采取调离岗位、改任非领导职务、降职、免职等方式,及时进行组织处理。



     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